身體質量指數(BMI)必須維持正常範圍,才能降低慢性病傷害,但國衛院研究發現,年長者BMI數值稍高死亡率較低,但BMI數值低死亡率卻上升,關鍵就在肌肉多寡,肌肉量足夠才能維持較好生活品質,但BMI數值較低長者,不僅脂肪少,肌肉量也相較不足,健康跟著亮起紅燈。
國衛院副研究員莊紹源表示,BMI數值越高,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會顯著增加,但年長者不能只看BMI,更需要觀察肌肉量,國衛院於民國八十八年至八十九年間,訪談一五一二位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,再持續追蹤至九十七年,將身體質量指數分為四組,數值小於二二死亡率最高,其次二二至二三?九,溫度表英文反而二四至二六?九死亡率最低。
研究團隊再將身體肌肉量區分四組,發現肌肉量最低組別死亡率最高,每年約有六?七二%,另外三組死亡率則沒有明顯差異,分別為每年三?七六%、三?二五%、與三?五○%;換句話說,肌肉量最低組別的年長者,死亡風險會提高一倍,因此有必要將肌肉量納入健康評估指標,不再強調年長者增加或降低體重或BMI。
莊紹源強調,相較體重輕年長者,體重稍微超標肌肉量反而較多,所以年長者健康評估不能完全著重BMI,而是檢測肌肉量是否足夠;國衛院建議,年長者一定要長期且規律運動,讓身體保持活動,同時搭配均衡飲食,維持降低肌肉流失速率,千望不要為了減重,讓肌肉量減少,反而提高健康風險。
全民英檢2014考試日期初級複試報名英文補習班費用
605152B0E774288B
留言列表